香港人口密度小于新加坡,为什么还不能实现「居者有其屋」
发布时间:2023-07-30 点击量:88
香港人口密度 6,644/km2,新加坡人口密度 7,797/km2,为什么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均房产拥有率差异那么大?
香港土地被各个利益阶层把控。而香港权利又比较分散,不够团结,没有单独的个人或团体能够有能力动那些人的奶酪,只能进一步激化矛盾,于是相互仇视(香港人为什么那么讨厌李嘉诚?)。由于各个阶层相互仇视,又谁也动不了谁,导致香港阶层严重割裂。
社会阶层割裂,导致几个奇葩的现象。1.大富豪住的房子超大,大到你无法想象。2.原住民拥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足够解决香港房住房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些地不会流入市场。3.香港有大片公共绿地,开发起来也能解决香港住房问题。但遗憾的是,环保人士才不管你有没有房子住,他们只在乎动物、植物活的好不好,不让填海,不让开发公共绿地。
香港九龙,普通居民区。住起来挺压抑的,但普通人拥有一套已是奢侈。
港岛筲箕湾,海景房。这就是我们印象中的豪宅了,有钱人才住得起。
太平山顶上的豪宅,去过香港太平山的都知道,上面的水电都要从港岛上面运上去。
深水湾豪宅区,开始突破你对豪宅的印象,李嘉诚就住在这里。
你以为李嘉诚的宅就是最壕啦?Too young, Too simple,这个比李嘉诚还壕。这位独占一个山头的大佬把地捐出来,盖这种牙签楼,至少能解决上万人的住房问题。
由此可见,香港的本土的大家族垄断了香港地产,并且控制每年新房的开发数量。背地里鼓动所谓中产阶级支持环保、本土原生态等等所谓的各种保育措施。目的只是为了限制开发用地数量,维持住高昂的房价。资本家的贪婪性可怕地统一,为了利益只能牺牲蝼蚁了。
正是如此,导致了香港的房价如此畸形!已经是全世界最贵的房子了,就连香港本地人也感到很绝望啊。
与香港完全不同的是新加坡采用的组屋制度,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印象中只要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话,可以以低于市场价接近50%的价格买到。
正常面积的商品房在新加坡都是100万新币起跳了,地点好点的要几百万。然而组屋,最贵的三代同堂房型(4房,其中2个主人房)在非成熟地区,才37万啊!在成熟地区也就40多万,不到50万。
据了解到,新加坡的房子分两大类,四种。
第一大类,公寓+别墅(排屋,可以理解为联排别墅)。类比国内的商品房,外国人可以买。新房子都是99年产权,老房子有永久地契,但是有地契的不多,而且现在几乎是天价。
大致房价,90平600万起
第二大类,组屋+EC(公寓式组屋)。类比国内的经济解困房,属于房价很便宜,但只能本国人或者持有永居的人才能买的。
大致房价,90平150万起
由此可见,新加坡的房屋就是“家长制”,由国家掌控着,可见任由野蛮生长的市场经济也不一定对普通老百姓好嘛参考香港房地产